去木兰围场,一定要知道的塞罕坝精神
2021-09-07 16:37:04塞罕坝作为著名的生态旅游区,被冠以“河的源头、云的故乡、花的世界、林的海洋”之名。然而这个名称来的并不容易,这片郁郁葱葱的山林宝地,见证着历史的变迁。
“塞罕坝”,蒙古语和汉语的组合,意为“美丽的高岭”。可惜不久之后,风雨飘摇的清王朝,开垦围场用于养兵成为大势,成群成群的参天大树颤抖着,被连根拔起运走了。慢慢的风沙在这里盘踞,生态遭到破坏。
直到1961年10月,时任林业部国有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受命带队来到塞罕坝勘查。1962年,来自18个省区市、24所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和周边地区的干部职工,组成369人的建设大军,雄心万丈,进驻塞罕坝,誓言重新安排山河与大地。最高气温33.4摄氏度,最低气温零下43.3摄氏度,年均气温零下1.3摄氏度。风一年只刮一次,从年初刮到年终。雪是这里的常住客。塞罕坝人“咬定荒山不放松”。种树,成了他们心中强劲的旋律。
种树种树种树,这个响亮口号,塞罕坝人在内心喊了55年。55年前,这里还是一片荒漠。走了很久才发现的“一棵松”让建设者们有了信心,克服困难,艰苦创业。发明的全光育苗法适应了塞罕坝高寒高海拔气候。塞罕坝人攻坚造林。在岩石裸露、土层只有几厘米的石质阳坡等立地条件差的地方,采用挖出石块、深坑整地、人工客土回填超常措施,使用的树苗也是被戏称为“矮胖子、大胡子”的壮苗,使得石质阳坡造林成活率达到98%以上!如果将塞罕坝林场的树按照一米的株距排开,可以绕地球12圈,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。
塞罕坝的林场发展之路是一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之路。“塞罕坝精神”的遵循原则是天人合一发展观念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”“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”;“塞罕坝精神”的力量源泉是以人为本的不懈追求,用一丝不苟工作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业绩。“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”,可以说,在茫茫荒原上选择了坚守,就是选择了奉献,选择了清贫,选择了无悔,这正是“塞罕坝精神”传递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。
去木兰围场,一定要知道的塞罕坝精神